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服務導航

新聞動態

山東:一季度PPP四項指標領跑全國

來源:大眾日報 時間:2020-05-12


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山東省PPP管理庫項目、簽約落地項目、已開工項目、民營資本參與項目數量均領跑全國。

來自省政府投融資(PPP)管理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山東管理庫項目數量累計770個,投資額8238.79億元。項目覆蓋省本級及16個市、151個區縣(含開發區等功能區)。其中,一季度全省新增入庫PPP項目18個,投資規模127.64億元。

從執行階段看,已簽約落地項目535個,落地率達69.48%,投資金額5555.44億元;其中,已開工項目528個,開工率98.69%,投資金額5025.92億元。從引導撬動效果看,我省770個管理庫項目,政府擬出資394.45億元,擬引入社會資本7844.34億元,撬動比例達19.89倍。在產出績效相同的前提下,采用PPP模式要比政府傳統投資方式節省投入1334億元。

從民營資本參與看,我省PPP項目中民營企業中標的項目共320個,投資金額達2330.5億元,分別占全省比例41.56%、28.29%。

作為全國較早開展PPP模式探索的省份之一,山東自2014年初推進PPP改革以來,著力增加公共服務,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與合力,實現公共服務由“供給不足”向“有效供給”、由“低效供給”向“高效供給”轉變。

PPP模式的廣泛應用,有效提升了我省在養老、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的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禹城市城鄉教育綜合發展PPP項目,政府僅出資3600萬元,撬動3.4億元的社會投資,提前6年實現城鄉教育均等化。

在垃圾、污水處理,黑臭水體治理等污染防治領域,PPP模式同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榮成市固廢綜合處理與應用產業園PPP項目,成功實現了城市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

PPP模式在穩投資中也發揮著穩定器、調節劑作用。2019年,全省新增管理庫項目72個,投資總額704億元。省級小清河復航工程創新采用PPP模式,撬動社會增量投資136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省將圍繞促進地方政府轉變理念、調動運用PPP模式的積極性,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各方信心,主動謀劃運作重大項目等,通過強化宣傳培訓、加強制度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優化項目實施,著力推動PPP高質量發展。(完)

上一篇

下一篇

魯公網安備 370102020026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澧县| 泾阳县| 东丽区| 南昌县| 金门县| 莆田市| 中阳县| 海城市| 兖州市| 平阳县| 光山县| 察雅县| 板桥市| 固始县| 彰武县| 安图县| 南阳市| 榆中县| 台中市| 丽水市| 新泰市| 泗洪县| 龙南县| 郎溪县| 五常市| 沙湾县| 长沙县| 乡城县| 开封县| 德惠市| 息烽县| 莱州市| 石柱| 郧西县| 乐山市| 景德镇市| 宜宾市| 保定市| 沐川县| 张家口市|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