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深化交通合作 共建亞歐“黃金路”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5-07-04
新華社天津7月1日電(記者劉惟真、宋瑞)盛夏六月,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首條輕軌列車駕駛員學員來到中國天津,開啟了一段交流學習的特別旅程。三個月時間里,29名學員將在這里進行沉浸式實操培訓,為阿斯塔納市輕軌項目的開通做好準備。
“期待能掌握列車駕駛技術,像天津的駕駛員一樣做到精準停車。”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達爾罕說,自己最想學習應急故障處理技術,特別是列車無網壓處置、區間疏散等實操課程。這些經驗將能在輕軌運營過程中更好保障乘客安全。
2024年4月,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簽署阿斯塔納市輕軌一期項目咨詢服務合同。隨后,集團派出多批高水平專業技術和師資培訓團隊,圍繞設備系統安裝調試、惡劣天氣應對、設備采購及裝修優化等提供技術方案,獲得了當地的認可與信任。
“提供咨詢服務絕非簡單復制中國經驗。”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所屬軌道咨詢公司總經理王清永說,團隊深入研究阿斯塔納的運營環境與特殊需求,量身定制了課程和教材。
交通始終是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合作的先行領域之一。連日來,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高官會議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正在天津召開,各國官員共商合作機遇、推動區域互通,吸引了全球目光。
7月1日拍攝的開幕式現場。當日,由交通運輸部主辦的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高官會議在天津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中亞多國深居內陸,已在運營及正在建設的諸多“交通走廊”打通了不少國家的出海通道與貿易之路,更成為了產業聯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歐班列滿載著貨物,從位于房山區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發出,駛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庫。
“班列的開通不僅為北京及周邊地區企業搭建了一條更為便捷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也將有力促進中國與阿塞拜疆等地的貿易往來。”北京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副經理王棟說。
阿塞拜疆數字發展和交通部運輸政策司司長法里茲·阿里延說,阿塞拜疆地處國際運輸走廊的交匯點,既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也是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的參與國。“去年,我們承接了超過350列來自西安、成都、青海等中國城市的中歐班列。高效運輸機制,持續推動著貿易通道的升級擴容。”
中歐班列是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交通聯系愈加緊密的縮影。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王星星介紹,2024年途經上合組織國家和地區的中歐班列共開行1.9萬列,同比增長10.7%。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貨運量穩步上升,中吉烏鐵路項目正式啟動……區域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日漸完善,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經濟總量約占全球四分之一。新時代的“鋼鐵駝隊”,也正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架起經貿互動與合作共贏之橋,促進著全球物流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李揚說,中國將繼續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推動全球交通合作,以自身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持續推動全球交通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讓可持續交通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