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

服務導航

政策法規

相關部門出臺意見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 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22-02-11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丁怡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從完善國家能源戰略和規劃實施的協同推進機制、完善引導綠色能源消費的制度和政策體系、建立綠色低碳為導向的能源開發利用新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多項舉措。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圍繞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現有的體制機制、政策體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需要。

《意見》提出,推動構建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應體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對區域內現有煤電機組進行升級改造,探索建立送受兩端協同為新能源電力輸送提供調節的機制,支持新能源電力能建盡建、能并盡并、能發盡發。

根據《意見》,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統籌考慮各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狀況、開發利用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將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總量及最低比重目標科學分解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

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開發利用的國土空間管理機制。調整優化可再生能源開發用地用海要求,制定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土地建設可再生能源發電工程的土地支持政策。嚴格依法規范能源開發涉地(涉海)稅費征收。符合條件的海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可按規定申請減免海域使用金。

《意見》提出,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在農村地區優先支持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以及沼氣發電等生物質能發電接入電網,電網企業等應當優先收購其發電量;中央財政資金進一步向農村能源建設傾斜,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農村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建設、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建筑節能等。

根據《意見》,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基本制度和政策體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滿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規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強的能源生產消費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魯公網安備 370102020026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彝良县| 崇明县| 封丘县| 来宾市| 千阳县| 临湘市| 郑州市| 司法| 葫芦岛市| 阿鲁科尔沁旗| 盐津县| 新津县| 佳木斯市| 略阳县| 徐汇区| 周口市| 策勒县| 山阴县| 光泽县| 岳普湖县| 交口县| 德阳市| 筠连县| 临沧市| 崇州市| 洪江市| 胶州市| 汪清县| 河西区| 礼泉县| 长沙县| 凌源市| 淳安县| 米泉市| 醴陵市| 沈阳市| 澄迈县| 孝义市| 莒南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