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當前位置:首頁 > 山東經貿信息之窗 > 省級 > 山東省絲綢協會 > 正文

服務導航

山東省絲綢協會

中國紡織業“走出去”的探索與思考

來源: 時間:2016-03-09

“小蠶就像我們養小豬兒,要精心伺弄才長得壯,是一季蠶的關鍵……要稀蠶勤喂,蠶繭才個大產量高……”3月6日上午,慶符鎮蠶技站邀請立華蠶繭 公司相關領導、專家一行來到該鎮瓜蘆村為該村蠶農講授小蠶共育、大蠶消毒等科技養蠶技術要點,并廣泛宣傳今年蠶桑生產的相關惠農政策,讓廣大蠶農早早吃下 “定心丸”,放開手腳搞好今年蠶桑生產。
 
       蠶桑一直是高縣農業五大特色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慶符鎮農業支柱產業之一。蠶桑產業涉及該鎮全鎮23個村180個生產組2034戶,季養蠶2張種以上蠶農達498戶。2015年,該鎮共發種10913張,產繭4710.2擔,蠶農繭款收入693.19萬元。
 
       瓜蘆村9組蠶農鐘運秀家有桑園5畝,前幾年養蠶每年家里要收入近2萬元,一直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近兩年,她養蠶卻老是生病,每季都賣不了幾個錢。 “看到人家賣蠶繭,繭子又大又好,自己的蠶繭又少又差,我養蠶都沒信心了。”辛辛苦苦養蠶卻沒有什么收入,鐘運秀既惋惜又無奈。
 
      得知蠶桑專家今天要來村里搞養蠶技術培訓,鐘運秀早早趕來,聚精會神地聽講。“專家說消毒要做到蠶前徹底消、蠶中繼續消、蠶后立即消……我以前沒做好;還有就是我的蠶子養密了,所以容易遭病。”聽了專家的“指點”,鐘運秀心里逐漸“豁亮”起來。
 
     “只有提高廣大蠶農養蠶技術,才能提高蠶繭的產量和質量,蠶農持續穩定增收才有保障。”培訓會現場,慶符鎮蠶技站負責人鄒建華介紹說,今年來,該站全體員 工立足“早”字抓蠶桑生產,精心準備,周密部署,搶抓農時節氣,以養蠶技術為突破口,以分村召開培訓會為載體,狠抓小蠶共育等科技養蠶技術推廣和落實,從 2月25日起至今,已先后在水洞、游魚、河心等6個村組織開展養蠶技術培訓6場,把科技養蠶技術送到蠶農家門口。
 
鄒建華表示,他們將在3月20日春蠶定種前完成全鎮23個村蠶農養蠶技術的培訓,為下一步蠶農廣泛參與小蠶共育和栽桑育苗等鋪好科技“底子”。 該站全體員工今年將分片負責,在小蠶共育期間,每天到共育戶家提供無償的、面對面的技術指導服務;在大蠶養殖期間,定期不定期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 蠶農正確運用科技養好蠶、售好繭,增加蠶農收入。

上一篇:已經沒有了

下一篇

魯公網安備 370102020026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叙永县| 镇原县| 湟源县| 静乐县| 陆川县| 洱源县| 旺苍县| 浑源县| 濮阳县| 睢宁县| 岳普湖县| 株洲县| 昆山市| 石首市| 毕节市| 安吉县| 南平市| 南川市| 乡城县| 石嘴山市| 长岛县| 浦东新区| 大渡口区| 敖汉旗| 大兴区| 阜平县| 昆明市| 吉首市| 惠来县| 依兰县| 库尔勒市| 凤凰县| 临猗县| 嘉定区| 壤塘县| 赣州市| 沐川县| 增城市| 达州市| 顺昌县|